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深度報道 > 正文
作者: 李艷粉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4-12-16 09:34
□記者 李艷粉
殘疾人康復工作是幫助殘疾人恢復或補償功能、提高生存質量、增強社會參與能力的重要途徑,是殘疾人工作的核心和基礎。近年來,我市特別重視殘疾人康復工作,2024年把“康復服務殘疾人1.9萬人”納入十大民生實事。于菏澤而言,為需要幫助的殘疾人群體提供幫助,免去生活之憂、精神之惱,切實提高殘疾人的幸福感、獲得感,關乎著牡丹之都的溫度。
市殘聯(lián)作為主要負責部門,把廣大殘疾人的康復作為殘疾人工作的根本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,在提質擴面、精準服務等方面下功夫,使殘疾人康復工作在殘疾人事業(yè)中保持均衡長足發(fā)展。
暢通入訓“綠色通道”,推進康教融合發(fā)展
“天,天氣的天,熱火朝天的天……”12月11日,在菏澤市殘疾兒童定點康復醫(yī)院之一的菏澤海吉亞醫(yī)院康復科,康復治療師鄧金蕊正在耐心教玉玉(化名)認字、發(fā)音。
康復師每說一個字,玉玉都跟著學,盡管吐字不清晰,還是一遍遍地跟著學。
玉玉是12歲女孩,皮膚白皙,個子高挑,十分可愛。不幸的是,因腦癱,語言和行走都不利索,常人簡單的話語和正常行走,對她來說十分艱難。
對于一個家庭來說,如果沒有公益康復事業(yè),殘疾人治療康復面臨很大壓力 。
玉玉是眾多受益對象中的一位,堅持康復多年,正朝著好的狀態(tài)發(fā)展。
一直以來,市殘聯(lián)堅持把殘疾兒童康復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,暢通入訓“綠色通道”,強化篩查、康復有效銜接,實施一人一案康復訓練,推進康教融合發(fā)展,確保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全覆蓋。
10歲的冬冬(化名)是腦癱患兒,也是堅持多年科學康復訓練的受益者之一,用家長的話說,政府惠民助殘政策和康復訓練讓孩子重獲“新生”。如今,他是特殊學校的學生,上午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,與其他同學一起學習;下午,他在奶奶的陪同下,堅持日復一日地康復訓練。
“我們在這堅持康復訓練5年了,剛來時,孩子根本不會獨立走路,只會說爸爸、媽媽這樣簡單的兩個同樣讀音的字?,F(xiàn)在,孩子不僅能獨立行走了,說話也成句了。更難得的是,孩子還成為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了。”冬冬的奶奶彭女士說,這些年來,康復治療師和孩子的努力都沒白費。
5年,1800多個日夜,冬冬的家人從未放棄,一直陪伴著孩子,希望孩子通過康復訓練變得越來越好。
多年堅持和期盼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(fā)展,他們看到了希望,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。
“這么多年,要不是這么好的助殘政策,我們這樣普通的家庭根本負擔不起,孩子也很難一直接受正規(guī)的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。”彭女士說,家有殘疾兒童的家庭都特別感謝黨的好政策,讓他們在陪伴孩子康復的路上少了花錢的顧慮。
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不斷完善
菏澤海吉亞醫(yī)院康復科作為“菏澤市殘疾兒童定點康復醫(yī)院”之一,承擔著菏澤市殘聯(lián)貧困腦癱兒童、智力發(fā)育遲緩兒童康復救助任務。
在這里,他們?yōu)槊恳晃换純褐贫ㄗ詈侠淼目祻陀媱?,通過運動治療、作業(yè)治療、戶外活動、言語訓練、針灸推拿等系統(tǒng)的康復訓練,力爭效果的優(yōu)質化、實用化。
“現(xiàn)在有21名殘疾兒童在這里做康復訓練,家長最希望的就是孩子通過康復訓練能夠在生活中自理、自主行走,我們也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。經(jīng)過堅持康復訓練,孩子們逐漸能夠獨立行動,自主交流,家長高興,我們也很欣慰?!焙蕽珊<獊嗎t(yī)院院長張凱功介紹,殘聯(lián)每年為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提供15000元的救助補貼,患兒家庭基本不用承擔額外費用,不僅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家庭負擔,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殘疾兒童堅持康復訓練的可能性。
據(jù)市殘聯(lián)康復部主任王朝東介紹,今年,市委、市政府把康復服務1.9萬殘疾人納入十大民生實事。市殘聯(lián)圍繞主責主業(yè),聚焦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,多措并舉推動殘疾人民生實事走深走實,不斷提升殘疾人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市殘聯(lián)以實現(xiàn)殘疾人“人人享有康復服務”為目標,穩(wěn)步實施精準康復服務。按照“應救盡救,應康盡康”的原則轉介安置4880名殘疾兒童進入定點康復機構進行康復救助訓練;著力實施殘疾人輔具適配行動,開展輔具集中適配、送輔具上門等活動,發(fā)放輔具11736件,增強殘疾人自理能力,提高了殘疾人生活質量;積極開展精神殘疾人免費用藥補助項目,為5476名困難精神殘疾人發(fā)放藥費補助273.8萬元。
據(jù)介紹,市殘聯(lián)將持續(xù)用心、用情、用力做好殘疾人各項工作,以促進殘疾人共同發(fā)展為目標,不斷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,推動殘疾人事業(yè)發(fā)展格局更融合更共享,為實現(xiàn)菏澤后來居上貢獻殘聯(lián)力量。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中國淮安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